2017年12月6日,正式量產。

2015年10月20日,兒童滴雞精|兒童滴雞精幾歲可以喝總投資128.1億元人民幣的合肥晶合在新站高新區正式奠基開工。

“中國芯,合肥造。”為瞭這一目標,無數新站人為之努力,更有來自千裡之外的他們……

新一站寄語:做對的事情,找對的方向,往前走,就對瞭,十年後再往回看,值得。

其實,在臺灣力晶,黎翠綾已經做到瞭高層,之所以遠赴他鄉,來到合肥新站高新區,還有著別樣情懷,她說:“人生,一定要有一次壯遊。”

“屏”,是指以京東方高世代線為代表的新型顯示產業;

林熙欽,1959年出生於臺灣,上世紀80年代末,正值青春年華的他攻讀於新竹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專業,完成瞭自己的學士及碩士學業。

年輕人建議:剛進入行業,盡可能選擇制度完善的大公司,要像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新知識。要與人為善,建立優質的人脈。

“希望能親歷合肥上升期”孕婦滴雞精何時喝|懷孕喝滴雞精的好處

其實,晶合僅僅是合肥“芯”發展的一個開端。

“合”:是指以少荃湖周邊40平方公裡為核心的綜合開發,建設宜居宜業的國傢產城融合示范區。

梳理全世界各地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時間,他認為接下來的十年,一定是新站也是合肥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黃金期”,“做對的事情,找對的方向,往前走,就對瞭,十年後再往回看,值得。”

生而逢時,是林熙欽對自己半生經歷最貼切,也是最直接的概括。然而,在這四個字的背後,卻是他對集成電路產業的熱愛與堅守,更有對行業前景最敏銳的嗅覺。

而這一切,都源自於一片小小的“芯”。

公司:晶合市場/銷售處

與“念想”一同而來的,還有劉鳳銘對合肥“芯”發展前景的信心。

在經歷瞭臺灣半導體產業的輝煌後,林熙欽看準瞭長三角的市場前景,在2001年來到瞭上海,因為傢庭原因,為瞭更好地照顧病重父親,又回到瞭臺灣。

姓名:林熙欽

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記者 黎靜/文 高勇/圖

做對的事情,找對的方向

此外,聚焦關鍵設備和材料領域,努力實現本地化配套生產。據悉,新站高新區已成功引進12英寸大矽片、離子註入設備、封裝鍵合絲、電子化學品材料等重點項目,正在加快COF封裝卷帶、半導體光刻膠、半導體前驅體電子材料等重大項目洽談,力爭盡快落戶建設,填補國內產業空白。

2017年6月28日,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一期竣工試產,7月中旬第一批晶圓正式下線。

破題,從東北一隅的新站高新區開始。

劉鳳銘,生於1967年,地地道道的臺灣人。相信,年輕時的他怎麼都不會想到,會在幾十年後的今天,跨越1000多公裡,來到瞭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故鄉——合肥,走進瞭新站高新區。

公司:晶合設計服務處



新一站寄語:晶合的成長,需要高瞻遠矚、膽大心細的合肥市、新站高新區來大力推動。

“器”:是指以新能源汽車、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為代表的智能制造產業;

焦點關註

作為全省第一傢12英寸驅動芯片晶圓代工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傢專註於面板驅動芯片制造的晶圓廠,合肥晶合的成功,標志著我省集成電路晶圓制造真正實現本地化生產,更為合肥打造“IC之都”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在新站高新區,就有這麼一群人,或是土生土長,或是來自全國各地,他們有夢想、敢擔當,帶著對未來一往無前的執著,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唱響一曲曲奮鬥之歌。

“我畢業時,正好是臺灣半導體產業起飛的年代,材料科學在基礎物理、化學及電子學方面都有相關課程及訓練,這些對於半導體產業的制程都非常重要。”林熙欽順勢而為,進入瞭半導體產業。

姓名:劉鳳銘

提及與合肥的機緣,則與林熙欽對行業前景的敏銳嗅覺分不開。

“‘缺芯’之痛一直存在,《中國制造2025》中就希望能夠補足這一課,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區瞄準佈局,培育自己的產業鏈,到臺灣招商,晶合專註的就是面板驅動芯片。”

來到合肥,林熙欽切身地感受到新站人對於建設半導體產業的努力。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林熙欽希望,他們在剛進入行業時,盡可能選擇制度完善的大公司,像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新知識,與人為善,建立優質的人脈。

姓名:黎翠綾

公司:晶合企業規劃處

年輕人建議:脫離舒適圈,對於利害得失不要台中市滴雞精|台中市滴雞精推薦考慮過多,要看得更遠一點,永遠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發揮潛能。保持學習的能力,終身學習,讓人生產生很大的可能性。

新一站寄語:希望今後政府能夠加大支持力度,增強時效性,更加關註上下遊產業鏈的串聯。

人生,一定要有一次壯遊

與劉鳳銘、林熙欽一樣,黎翠綾也來自於臺灣力晶,不同的是,她來的時間更早,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來到瞭位於新站高新區的合肥綜合保稅區,“那時候,晶合這片土地上還是一片空白,隻矗立著幾根柱子。”

“再過兩個月,我就來合肥整整兩年瞭。”到現在,黎翠綾仍然清晰地記得,2017年6月,晶合試產當天情形,“天空一直在下大雨,廠房還沒完全建好,還有很多泥地,我們就穿著膠鞋穿行,但是那種感覺卻無比自豪。”

“晶合,我見證瞭它從無到有的過程,很艱辛,但這份經歷彌足珍貴,可能一輩子不會再有第二次。”回憶起之前的種種,黎翠綾有些激動,“晶合的成長裡,有我的力量。”

青春不老,韶華不負。在一個又一個新站人的共同努力下,新站高新區大筆書寫著“芯、屏、器、合”的全新篇章,不斷加快轉型升級,建設產業新城,向著國傢一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目標邁進。值五四青年節之際,讓我們走近他們身邊,用別樣視角,感受“新一站”正青春!

兩年前,黎翠綾開啟瞭她新的人生旅程,剛開始很新奇,後來就艱辛,飲食不習慣,尤其是經歷瞭2017年的那場大雪,“但是,我慶幸自己做對瞭選擇,跟同伴一起經歷從無到有,難能可貴。”

也因此,對於現在的年輕人,黎翠綾希望能脫離舒適圈,“對於利害得失不要考慮過多,要看得更遠一點,永遠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發揮潛能,保持學習的能力,終身學習,讓人生產生很大的可能性。”

1987年,臺灣積體電路制造公司(TSMC)作為晶圓代工廠孕育而生,由此臺灣半導體產業發跡,上世紀90年代,以及接踵而來的新世紀初,臺灣半導體產業可謂蓬勃興起。

劉鳳銘是1990年上的大學,繼而讀研、讀博,整個求學過程正好與“蓬勃興起”的過程同步,有幸見證和參與瞭臺灣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上升期。

新站破題,為合肥打造“IC之都”打下堅實基礎

由於我國起步晚,每年需要大量從海外進口,飽受缺“芯”之痛。

合肥,作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佈局於此,從無到有。

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無論年屆花甲,抑或芳齡二八,每一個在青春裡拼盡全力的人,都是最勇敢的戰士。

編者按

“我有幸看到瞭臺灣半導體產業的上升期,也希望能夠親歷合肥集成電路產業的上升期,正好晶合給瞭我足夠的空間。”正是這樣的一個念想,追隨著晶合的腳步,劉鳳銘決定來到新站高新區。

中國“芯”,合肥造

“芯”,是指以晶合12英寸晶圓制造基地為代表的集成電路產業;

作為全省首傢12英寸驅動芯片晶圓代工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傢專註於面板驅動芯片制造的晶圓廠,合肥晶合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的出現,為合肥打造“IC之都”奠定瞭堅實基礎。

新站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積極謀劃拓展新型材料產品和封裝領域,力爭近期再引進一條碳化矽功率器件生產線和一條具備產業競爭力的多類型產品封裝線。

這一投身,就是20多年,直到合肥瞄準“芯”,佈局於此,無中生有。2015年10月20日,總投資128.1億元人民幣的合肥晶合在新站高新區正式奠基開工。

年輕人建議:希望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科技人”,要註重細節,積極探索,多多思考。
arrow
arrow

    fkcdj138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